English

构造国有企业的“三力”

1999-11-12 来源:光明日报 杨志 我有话说

《世纪的独白》是一种以并不多见的思维方式结构出来的著作,构造国有企业生命活力的“三力说”是这本书理论上的创新之处。在作者看来,企业、尤其是国有企业的行为是一种社会生活,其经营的成功是力量的体现。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,就必须获取或造就成功的力量。从这个意义上看,国有企业改革的真谛就是培养和造就这种力量。他把这种力量分解为“三力”。

其一,为“原动力”,是源于构成企业“先天因素”的力量。这种原动力就像一辆汽车在工厂时,由它的设计及其物质部件即它的发动机决定的马力一样。原动力不可能因时因地因人而随意更改。那么,决定原动力的“先天因素”是什么,它是否可以更改,又如何更改,作者进一步探讨了这方面的问题。其二,为“能动力”,是发生在企业内部、由“欲求”的实现目标值决定的。它是企业这个社会生命降生、存在、发展、壮大的主体力量,是随着企业内最活跃的因素——人的“欲求”的实现程度而成长或衰落的。作者认为,在构成现实企业的各种要素中,“人的能动性”是最重要的,国企改革不能忽视有关“人”的激励机制和监督、约束机制的政策配套。其三,为“外力”,主要是来自市场竞争的力量。对于强者,这种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能够形成更多的“质”的转换。

在市场经济条件下,作为微观运行主体的企业,自始至终都要在这“三力”的相互作用下生存、成长、发展。由于“三力”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客观存在,并且正是它们相互间的作用力发挥的程度各不相同,才使企业的生命力强弱不同。因此,我们在考虑国有企业改革、机制转变的时候,就不能不从源头入手,从构架国有企业的“先天的要素”入手,从国有企业的“能动力”入手,重新构架国有企业,以达到把国有企业送下海与“外力”竞争拼打的目的,而一旦国有企业具备了“三力”,国有企业的效率与效益还会低下吗?

(杨志:中国人民大学教授、经济学博士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